為了提升服務質素,我們會使用Cookie或其他類似技術來改善使用者的閱讀體驗。如想了解更多請到 這裡>。如果接受請點確認按鈕進入網站。
根據外媒報導,本週美國加州聯邦法院正式受理至少第二宗針對蘋果的集體訴訟,原告指控蘋果在宣傳 iPhone 16 時聲稱 Siri 將具備「個人化 AI 助理」功能,但這項關鍵功能至今仍未推出,涉嫌虛假宣傳並違反不正當競爭法。不少消費者表示,如果早知 Siri 的 AI 升級無法如期上線,根本不會用高達 999 美元(約港幣 7,800 元)入手 iPhone 16。
這宗訴訟已是蘋果在美國就 Siri 功能延誤所面臨的第二宗法律行動,法院亦可能考慮合併兩案審理。而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蘋果也面對相同性質的集體訴訟,可見消費者對此問題反彈強烈。
Siri 的「個人化升級」功能原為 Apple Intelligence 計畫的一部分,蘋果早前透過發表會、官網與廣告等多個管道強調該功能將在 iOS 18 中實裝。不過就在上個月,蘋果突然改口表示開發進度落後,預計需延至 iOS 19 才會登場,業界更估計實際推出時間或要等到 2026 年。
這項升級版 Siri 功能原本承諾三大重點突破:
能理解上下文語意,自動執行複雜指令
加入「螢幕感知」功能
支援跨 App 操作,例如根據簡訊與郵件自動建立行程建議
不過如今跳票風波讓蘋果陷入公關與法律雙重危機。分析師指出,這是蘋果 AI 發展歷程中的重大打擊,也動搖了外界對其人工智能戰略的信心。
為了挽回局面,蘋果已由 CEO Tim Cook 主導高層重組,AI 部門原主管 John Giannandrea 被撤換,由 Vision Pro 靈魂人物 Mike Rockwell 接任,試圖重整 Apple Intelligence 團隊並加速開發進度。
蘋果目前尚未就訴訟發表正式回應,但業界普遍認為這起事件將對 iPhone 16 的後續銷售及用戶信任造成不小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