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升服務質素,我們會使用Cookie或其他類似技術來改善使用者的閱讀體驗。如想了解更多請到 這裡>。如果接受請點確認按鈕進入網站。
吉田修平指出,在 PS3 時代,日本遊戲業界試圖模仿歐美遊戲風格,導致許多作品失去自身特色,市場表現不佳。然而,橫尾太郎在開發《尼爾:自動人形》時,並未刻意迎合西方玩家,卻在全球大獲成功。他認為這款遊戲的成功讓日本開發者意識到:「日本文化的獨特性本身就是優勢,不需要模仿海外趨勢。」
吉田進一步表示:「這不只是『這樣做也沒問題』,而是『我們應該這樣做』。因此,日本開發者的創作方向轉變為專注於自身文化,而非模仿西方。」他認為,這一改變標誌著 「尼爾之前」與「尼爾之後」的分水嶺,象徵日本遊戲產業重拾自信。
在同場訪談中,吉田修平也稱讚了 Sucker Punch 開發的《對馬戰鬼》(Ghost of Tsushima),表示這款遊戲是自 1998 年《古惑狼 3》以來,首款在日本銷量突破百萬的西方 PlayStation 第一方遊戲,展現了歐美開發者對日本歷史與文化的深入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櫻井政博先前也曾公開呼籲日本開發者應該創作符合日本玩家喜好的遊戲,而非一味迎合西方市場。然而,日本業界對此仍有不同看法。《Final Fantasy 7:重生》導演浜口直樹近日接受 SIE 採訪時則強調,現今遊戲開發更注重全球市場,並會進行道德審查,顯示業界內部仍有不同路線之爭。
從吉田修平的觀點來看,《尼爾:自動人形》突破 900 萬銷量的成功,證明日本開發者可以透過獨特的敘事風格、哲學主題與日式美學,在國際市場上取得佳績。這款遊戲讓業界意識到:「日本遊戲的價值,在於堅持自身文化,而非盲目追隨潮流。」